1. 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柔性执法暖人心:占道经营整治中的人情味管理法

## 柔性执法暖人心:占道经营整治中的人情味管理法

城市的脉搏在街头跳动,而占道经营就像血管里的微小栓塞,既影响着血液流通,又承载着底层百姓的生计。面对这样的难题,我们是否只能挥舞"铁拳"?当冰冷的法规遇上温热的人心,又该如何找到平衡点?

清晨的菜市场总像一出热闹的舞台剧。李阿姨的小推车已经在这条街角摆了八年,她熟悉每个老主顾的口味,就像熟悉自己掌心的纹路。当我们第一次走近她的摊位时,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围裙上不安地摩挲着。罚款单能解决什么问题?不过是给这个单亲妈妈本就艰难的生活再添一道伤痕。于是我们换了个问法:"阿姨,您觉得把推车往后挪一米,会不会影响生意?"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。

执法者的制服不该是冰冷的铠甲。记得那个总在校门口卖糖葫芦的老张吗?我们帮他联系了附近商场的临时摊位,现在他的糖葫芦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,孩子们再也不用在马路牙子上排队了。这难道不比简单驱赶更有意义?城市管理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,我们更愿意做那个搭桥的人。

数字会说话。过去半年里,辖区内的占道投诉下降了43%,而商贩配合度提升了近七成。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暖心的故事。王师傅的修鞋摊从人行道搬进了社区便民点,生意反而更好了;流动早餐车有了固定停靠时段,上班族再也不用担心饿着肚子赶地铁。谁说秩序与温情不能共存?

雨天的傍晚,曾经被劝离的流动摊贩主动帮我们收起了警示牌。这个细微的动作,比任何表彰都让人动容。城市是生长的有机体,管理何尝不需要呼吸的弹性?当我们放下身段倾听,法规条文便有了温度,执法过程就成了对话。

路灯下,整治后的街道整洁却不失烟火气。那些曾经剑拔弩张的对峙,如今化作了相互理解的微笑。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治理境界吗?在刚性的城市框架里,柔性的管理就像暗处的光,既照亮了前路,也温暖了人心。未来的路还长,但方向已然清晰——让每份生计都被尊重,让每寸街道都承载希望。